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3章“香”才是最關鍵的元素(1 / 2)





  一共七個字,每一個字大家都認識。

  連起來讀,還明顯是一句詩。

  衹是,這是啥意思?

  老者剛剛不是說,有辦法讓三名作畫之人分出高下嗎?

  卻怎麽寫起詩來了?

  難道是老者興致來了,想要寫詩?

  那就算要寫,也應該寫一首完整的詩啊,寫這麽一句不前不後的,讓人完全摸不著頭腦嘛。

  不過,這句詩倒是好詩。

  “踏花歸去馬蹄香。”很有意境。

  唯有李寒眼前一亮,明白了老者的意思。

  前世也有這麽一句詩。關於這一句詩,還有一則非常著名的典故。

  這下子倒是有趣了。

  鄧翠也不太明白老者的意思,小聲問李寒道:“李寒,你知道是什麽意思嗎?”

  李寒說道:“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黃老師的意思應該是,讓這三人根據這一句詩的內容作畫。”

  李寒這麽一說,鄧翠很快就明白了。

  衹是,老者真是這個意思的嗎?

  嗯,應該是了。

  不然,老者不會無緣無故的寫這麽一句詩。

  以詩作畫?

  好像非常有意思的樣子。

  鄧翠頓時有了很大的興趣,比之前的興趣大多了。隨後又看了李寒一眼,心道:“他的心思果然非常活絡。”

  見衆人有些不明所以,老者也不繼續賣關子,微微一笑,說道:“小邱、小楊、小林,還有諸位客人,大家應該都能夠看明白這句詩的意思吧?”

  衆人紛紛稱是,這句詩的意思非常明顯,一看便知。

  老者繼續道:“那麽,我們就以這句詩作題,進行繪畫比賽。”

  老者這樣一說,衆人終於有些明白老者的意思了。

  作畫三人中,被老者稱爲小邱的人叫做邱豐,他說道:“黃老,你的意思是,讓我們三人根據這一句詩的內容作畫?”

  老者點頭道:“不錯,就是根據這一句詩的內容作畫。誰的畫最能躰現這一句詩的內容,自然就是誰的畫最好。這種方式比的不是作畫技藝的高低,而是比技巧和搆思。分出高下就容易了。”

  衆人聽後,全都緩緩點頭,老者說的沒錯,這樣要分出高下的確就容易多了。

  而且,這非常明顯的很有意思。比三人剛剛的那種比試,有意思多了。

  衆人頓時有了極大的興趣。

  有意思,真的有意思!

  所以說,薑還是老的辣呢,看看人家黃老這方式,多好!

  嗯,等等,好像哪裡還有點問題?

  問題就在於這一句詩很簡單,意思讓人一看就明白。詩的內容的關鍵元素,無非就是“花”、“踏花”、“馬蹄”、“騎馬的人”這幾処。

  大家都能夠輕易的看出來。

  那麽,在作畫的時候,就會都圍繞著這幾処關鍵元素去作畫。

  這樣一來,豈不是又變成繪畫技藝之間的比試了?

  因爲,大家畫的關鍵元素都是一樣的。

  老者這種“以詩作畫“的方式是極好的。

  衹是,是不是應該換一句詩?

  換一句那種意思讓人不太好理解的詩。這樣一來,大家在找詩的內容的關鍵元素時,肯定就會有所不同。

  這樣才算是比試技巧和搆思嘛。

  有人把這種疑問對老者提了出來。老者卻衹是笑笑,說道:“沒大家想的那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