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0节(1 / 2)





  翠儿板起脸的样子和宝儿有几分神似,小栓吐了吐舌头就去灶间找吃的了,禄生随后走了进来,看到他这样子,只能笑着叹气。

  “二哥,我去端些水来给你洗洗脸吧。”翠儿去灶间打了些热水,混了凉水下去后,端到屋子里给禄生洗脸,一转眼既是许多年,禄生更是不曾预料到今天的日子是这样的,翠儿已然有了大姑娘的姿态,十一岁的年纪因为家里吃的好了,身子也长的高,皮肤白皙,笑起来两个小酒窝十分的可爱。

  一想到这么疼人的两个妹妹将来都要嫁人,禄生就觉得有些郁卒啊。

  洗尘之后,宝儿还在灶间里忙碌,还把小栓也赶了出来,口中还叼着一块刚炒熟的鸡肉,一点都没有书院里的沉稳劲。

  宝儿将蒸熟的猪蹄捞了出来,刷干净了锅子倒入了些油,拍碎了两个蒜头进去炒香了之后将猪蹄倒了下去,倒了一些些的料酒,宝儿往里面倒了酱油下去,锅子里的猪蹄都润色成了鲜亮的酒色,撒了些五香的料,宝儿等着那猪蹄都上了色之后,掺了些水进去,盖上了锅盖炖着。

  倒了些洋芋粉勾芡了一下,掀开锅子里头的水已经快要烧干了,宝儿又掺了一些进去,倒了勾芡地洋芋粉下去,汤汁一下变的浓稠了起来,宝儿那筷子戳了一下猪蹄肉,里头的都入味之后调好了口味,将它们都一只一只捞起来装盘,再淋上那汤汁,最上头撒了些葱段,喊着翠儿进来端菜。

  锅子里鱼汤已经烧的差不多了,宝儿撒了盐末下去后,刚好余时间做了个番茄炒蛋,这段时间这道菜天天都上桌,小慎爱吃,孕吐厉害的大嫂也喜欢,番茄抗氧化宝儿是知道的,又能补充维生素,一家人吃的十分欢腾。

  等到宝儿上齐了所有的菜,已是正午的时候了,小栓看着这一桌子的菜向着宝儿撒娇要求,“大姐,什么时候我回来你也能这么欢迎我一下啊,从来没见你做这么多菜过。”说着还尝了两口,指着那番茄道,“这个好吃。”

  “你吃什么都好吃,等你什么时候做官了大姐就做个满汉全席给你吃。”

  小栓嘟囔着,二哥中举就这么好的菜,自己要做官,这偏心的,一面还十分嘴馋地问她,“满汉全席是什么?”

  “就是一种菜式。”宝儿糊弄着说,若是让他知道了有一百零八道以上的菜色,估计自己要做死在厨房里了。

  小栓对宝儿说的吃的方面十分的信任,一面吃着红烧猪蹄,一面叮嘱宝儿,“那大姐可别忘了,到时候给我做着吃。”

  宝儿一口汤全喷了出来,人家做官考功名是为了什么她不知道,但是眼前自己的奇葩弟弟,好像是为了吃啊,伤脑筋,当厨子还差不多,哪有做官地吃货成这样。

  喜儿喂了小慎小半碗的米饭,小慎指着那番茄对着自个娘说,“娘,我要吃那个。”基于小慎的家庭地位,那盘番茄炒蛋小栓没下几筷子,大部分都入了他的肚子中,末了还抱着那洋娃娃弟弟,虎摸着自己的小肚子靠在炕床上,十分的可爱。

  这一顿饭吃了很久,宝儿还买了酒回来,自己都喝了几杯,小脸红扑扑地和翠儿一起收拾了桌子,到了下午的时候才有空问禄生考的如何。

  “二哥,你没参加殿试么?”宝儿也知道这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什么情形,禄生就才是一个县城选上去的,全国这么多省这么多县城,若是都参加殿试,皇宫都要挤爆了,禄生摇摇头,“参加完会试之后就是贡生了,没选入参加殿试。”

  “二哥你会不会有些遗憾啊,已经到了最后一步,却没有成功。”那估计比输在起跑线还来的揪心,苏济林就直接是二甲中了,下来就是正七品的身份,更别说那凤毛菱角的一甲三个人了。

  “傻孩子,若是中了三甲还要留在翰林院学习三年再授官的,这一就由不得自己选了,如今这样正好,老师帮我说了一下,授了学官,回来跟着院长几年就能在书院教书了,这不是很好么?”

  禄生摸摸宝儿的头,此去京城他可一点都不遗憾,那大场面根本不适合他参与,就是一大半的学生都是有些背景靠山在的,他这小小的农村出来的学子,在没有人赏识收入门下的情况下,这样的决定就是最好的。

  “好嘛,这样你回来就最好了,咱家以后也有个吃皇粮的公务员了。”宝儿搂着禄生地胳膊撒娇,公务员神马的尊素也是国家人员呐,要不然肿么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呢。

  禄生回来之后的时间就自由的多了,小栓要早早回去书院,磨磨蹭蹭地让宝儿带了不少吃的这才回了县城,村里头知道禄生参加完了春闱回来,上门提亲的步伐又开始了,妹妹给县城大户给订了,哥哥又是个举人的,这家发达了的说,不赶紧傍上去晚了都要来不及了。

  甚至还有人家前来问要不要先娶个小妾,免得二哥憋坏了o(╯□╰)o。

  村民的热情真是无可抵挡,就连里正秦大叔都似有似无地意会给宝儿,我家闺女今年十三啦,适婚年龄啊适婚年龄啊适婚年龄。

  于是禄生住了不过半个月,就直接溜回县城去了,别说门槛了,家门口都快踩出一条沟来了,具陈百年大叔的回忆,十年前墨家村也出了举人过了,不过中举之后,全家直接搬迁走了,生怕村里人找他们有事,消失的那个快速。

  于是陈大叔更满意了,给闺女选的这们婚事真是好眼光,就算禄德只是普普通通的庄稼汉子,可对闺女好啊,弟弟妹妹都有出息了,就宝儿家这种凝聚力,还怕没有好日子么,当下就开始谋划为儿子定亲的事,润生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可不知怎么回事,竟然一直都没有成亲的念头,这可急坏了戚氏和陈大叔,家里就这么一个男丁,怎么能够拖这么久还不成亲呢,可说亲说了两三次了,润生都表示不喜欢,陈大叔快要捶胸了!

  五月底的时候,小山成亲了,娶亲十分热闹,那花轿都比一般人家的华丽的多,吹吹打打地从县城往墨家村,宝儿抱着小慎坐在王二叔家的院子里,看着大家高高兴兴地将新郎新娘迎了进去拜堂,自己则捂着小慎的耳朵不让那唢呐的声音吵着他。

  热闹了过后宝儿家由于不是亲戚,吃过了饭也就早早回去了,夜晚王二叔家那还是灯火通明着,是不是传来热闹的吵闹声,大概是大家在闹新房了,宝儿站在院子里看了一会,小山那进去时的表情她还记得,还真是千年不变的冷静挖,新娘子带着江南女子的婉约,宝儿去新房瞧过一眼,很秀气的姑娘,她是诚挚的祝福,大家都能幸福着。

  小山成亲过后,禄生也走了好几天了,家里说亲的人渐渐少了许多,偶尔还有不死心的,都让宝儿用‘我二哥将来只娶一个妻子’给堵了回去,而里正那的话,宝儿只当人笨没能理解,若是她不知道,倒是觉得里正家的孩子也不错,但是在书院看到过那个给二哥送棉衣的静雅之后,二哥的成婚之日都不远了,何必还要再添些事呢。

  三婶家的双胞胎快满周岁了,宝儿让禄生带了一对打好的小银锁送了过来,拉着小慎一块去参加了两个小家伙的周岁礼,宝儿看着那长的差不多的两个小宝贝,老沈家是不是又双生子的基因存在,翠儿和小栓都是双生的,如今三婶又生了一对,搞不好将来自己也能带着这基因呢,宝儿逗着那两个虎头虎脑的孩子,将小银锁给他们挂了上去。

  三叔家如今又添了两个孩子,禄柏又到了说亲的年纪了,三婶就算是不说宝儿也能看出几分来,养鸡分成的事在王二婶家碰壁过这么一次后,宝儿也不再随意说出口,本来打算自己孵鸡蛋的,干脆都交给了三婶,到时候再按照个头来算。

  六月一入天气就热的十分快了,今天的天异常的很,才短短十来天的时候,就已经像是要步入夏季了,宝儿让禄德抓紧着灌水,可地里的不少菜还是遭受了旱,宝儿家还不算严重的,村里头哀声一片......

  112

  六月一入天气就热的十分快了,今年的天异常的很,才短短十来天的时候,就已经像是要步入夏季了,宝儿让禄德抓紧着灌水,可地里的不少菜还是遭受了旱,宝儿家还不算严重的,村里头哀声一片。

  县衙那颁布了各项指令可还是来不及把县城周边的村子都惠及遍,陇坡靠上一些的地由于供水不及许多的作物都晒死了,宝儿家的糜子都旱死了一大部分,更别提比他们家还要上面的地了。

  里正组织着村里的人赶紧给水田灌水,谷子正是需水的时候,若是连水田中的谷子都旱死了,那村民们都没法过日子了,水田外的河因为天旱许久不下雨,水位都低了不少,通渠的水位更是下降了许多。

  接连几日县衙里都派人下来,指导灌水工作,尽量减少损失,宝儿也忙碌得很,家里的地由禄德一人照应着,她则要顾着自己林子里的一些作物,茄子刚刚是结果的时候,这会若是给晒死了,连种子都没了。

  旱日持续到了七月,天气越发炎热,往年都会在这个时候下几场雨,偶尔午后还会有雷阵雨,今年的太阳却似不要命地晒地厉害,宝儿终于感觉到了过去新闻中百里旱地,颗粒无收市怎么样一种体会,水田旁田埂上以前茂盛的杂草现在都萎靡地耷拉着,土块干裂。

  宝儿从水井里拎了一桶水上来,抬头看了一眼当空的太阳,这样的旱灾年,多少人会死于饥荒。

  说起县城众多村子的经济情况,墨家村算不上排行前面,但是也在中上游,宝儿当初建议大家种的苞米和洋芋都不是需水量很大的作物,五月收过了之后不少人家粮仓里都堆积了一些,到了下午的时候禄德回来了,在院子里洗了把脸之后才进屋子,带进来一股的热气。

  宝儿催着他喝了两碗绿豆汤,这两天小慎都是恹恹地,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来,宝儿估摸着可能是中暑了,小孩子肠胃虚弱喝中药刺激太大,宝儿就多煮了一些绿豆汤,又去县城的药铺子里买了一些消暑闻的药粉,就连着大毛它们,趴在屋檐下动都懒得动弹一下。

  “大哥,等会再出去罢,现在太阳正大着呢,浇了水就干了。”摇着扇子给躺在席子上的小慎驱热,小家伙懒懒地露着小肚皮躺在那,闭着眼睛正睡的香。

  “我去帮禄明那浇些水,他家的地还在我们家上头呢,糜子都萎了一半,我看他挑水的肩头都蹭皮了。”禄德喝完了之后浸湿了毛巾挂在脖子上背着锄头就出去了,到了晚上回来,脱下了外套肩头那一块都是晒红的,宝儿切了些番茄在晒红的地方擦了擦,“我看傍晚起风了,兴许过几天会下雨也有可能。”

  旱日的天从六月持续到了八月,到了八月底宝儿将第二批的茅莓果酱送去如意斋之后,三伏天过去天气才稍微缓和了一些,二三月中只零星地下过几场雨,根本不够那些灌溉的,县衙不断地派人手下来支援,可由于初始的防范工作不够及时,和墨家村一样,县城周边的所有村子都遭受了大大小小的旱情。

  县衙门口怨声载道地人太多,县城的菜价和米价一涨再涨,引发的连锁效应就连宝儿都觉得有些咋舌,电视上看多了西部旱区之类,只有身在其中了才能感受到那粮食紧缺地无力。

  九月初禄生回来了一趟,告诉宝儿,全国旱灾严重,龙颜大怒,大批替换了那些灾情特别严重的地方官员,说是没能未雨绸缪将伤害值降低到最小,导致民不聊生,国家动荡。

  当然也有治理好的地方,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而县城所在的州内,知州被贬,京城直接下派了一个官员下来镇场。

  “这天气的事也说不准,能未雨绸缪的那得多少的丰富经验,好多当官的就连这东西是长树上还是长地上都不知道,怎么未雨绸缪。”宝儿不能苟同那所谓的龙颜大怒,天子都不能未雨绸缪呢,“我看知州下派工作也不是很拖。”简单的来说,就是运气不好。

  “我们一路从京城回来,也有治理好的州府,当官的不能未雨绸缪,连着手下的每一个有能耐的,岂不是等同失职。”宝儿吐了吐舌头,还得有慧眼识英雄的本领。

  “那朝廷打算派什么人下来呢,若是直接从京城下派,搞不好是什么高官子弟下来练练手,碰到正常的还好,若是不正常的。”那些赋税条例可都是和州民息息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