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节(1 / 2)





  高凉捋了一下刘海:“还好,阿姨您坐。有事吗?”

  匡秀敏说:“你今天做的菜味道特别好,大家都说好吃,吃得一点都不剩,你真能干。”

  “阿姨您过奖了。”高凉不好意思地笑,她不会是特意来夸自己的吧?

  匡秀敏说:“晚上你李叔叔还有几个朋友没有走,要留下来吃晚饭。家里也没什么菜了,俊伟奶奶让我来问问你这里还有没有菜。”

  高凉忙说:“我这儿还有一些卤大肠,就是今天那头猪的大肠,我刚弄干净卤上了,晚点给您送过去。要是还需要凉拌菜的话,我可以给你们再做两样凉拌菜。”

  匡秀敏笑眯眯地点头:“好啊,好啊,我们回去再杀只鸡就差不多了。谢谢你啊,高凉。这钱给你拿着,是今天卤肉的钱。”

  高凉连忙推辞:“不行,阿姨,我不能要,您拿回去。”菜其实都是王奶奶准备的,她只是帮忙做,没花她什么钱。

  匡秀敏说:“怎么能不要呢,今天耽误你一天都没去摆摊赚钱。帮我们做了这么多事。”

  高凉坚决推辞:“阿姨,您太见外了。奶奶、俊毅哥和俊伟都特别照顾我,帮了我很多,我帮忙做点小事就要拿钱,那我以后怎么有脸见人啊。钱您千万收起来,谈钱就伤感情了。今天是俊伟的喜酒,我跟俊伟是好朋友,就当是我为朋友出力了,这个钱我要是收了,我都没脸见俊伟和奶奶了。”

  匡秀敏见她这么说,笑着点头:“好吧,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直接跟叔叔阿姨说,我们能帮的,一定尽力帮忙。”

  高凉点头:“那就先谢谢阿姨了。”

  当天晚上,李俊伟送来不少糖果、点心和水果,说是那些亲戚朋友带来的。高凉知道这是匡阿姨的好意,也没拒绝,收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高凉又出摊了,早上出门的时候,看见李卫国在院子里打军体拳,还叫了儿子李俊伟一起来,看见高凉姐妹俩要出门,李卫国主动抬起手来打招呼:“小姑娘这么勤快,一大早就出去做生意?”

  高凉笑着打招呼:“叔叔早。”

  李卫国说:“你昨天做的卤菜好吃,昨晚那个卤大肠味道特别好,你做这个卖吗?”

  高凉摇头:“这个我暂时没卖,等我开店了再做。叔叔要是想吃,我可以再给您做。”

  李卫国点头:“好,好,先谢啦。小姑娘不错,自强不息,有咱们中国人的志气。”

  跟高凉一起出摊的高盼说:“姐,我去叫强强起来,让他跟叔叔学打拳吧,以后强强学会了,就不怕有人欺负我们了。”说完转身就往屋里跑,把高强拽了起来,让他跟李卫国学打拳,高强这小子一听要学军拳,果然睡意全消,精神百倍地跑出来:“叔叔教我打拳。”

  高珊也跟着醒来了:“我也要学。”

  李卫国看着虎头虎脑的高强和娇俏可爱的高珊,笑眯眯地说:“行,来跟叔叔一起学。”

  高凉看见斗志昂扬的弟弟和妹妹,不由得笑了。

  李卫国这次休假的时间不短,足足一个月。李卫国每天早上起来打拳,本想教儿子俊伟学的,结果俊伟犯懒,早上赖床不起来,倒是高强这个小家伙非常有毅力,每天都坚持下来了,还管李卫国叫起了师傅,没过几天,就打得像模像样了。高珊不跟高凉出摊的时候也一起去学。高凉觉得,弟弟妹妹学了这个也不错,至少可以强身健体。

  李俊毅走后一个多礼拜,高凉收到了他从广州寄来的信和包裹。高凉倒是没有想到李俊毅会给自己写信,她有些好奇地拆开信封。信上说的都是些日常生活,聊的是广州的见闻趣事,说起外地饮食不合口味,多亏了高凉送的两瓶咸菜;信末写到他在广州见到不少卖凉拌菜的,其中有不少高凉没做过的品种,比如珊瑚草和海蜇皮,吃起来格外脆爽,这两样属于海产品,老家也没得买,于是他去批发市场给高凉买了一些干的珊瑚草和海蜇皮,并且咨询了老板具体的做法,将详细方法写给了高凉,一并寄了回来。

  高凉急忙拆开包裹,发现真的是干珊瑚草和海蜇皮,顿时激动得鼻子都有点发酸,她没想到李俊毅对自己的事这么上心,这么千里迢迢地给自己寄珊瑚草和海蜇皮。于是她赶紧拿出部分珊瑚草和海蜇皮泡发,按照李俊毅介绍的法子做了两道凉拌菜,给李家送了一半过去,大家都吃得赞不绝口。

  高凉连夜给李俊毅回信,说大家都尝了他寄回来的珊瑚草和海蜇皮,觉得特别好吃,自己也打算将这些留到新店开张的时候去卖,如果反响好,到时候还要麻烦他给自己再多买一点邮寄回来,当然,费用她自己掏,包括这次的钱都一起给他。除了这些,她还写到了他奶奶和父母,写到了李俊伟的升学宴等等,就是没写多少关于自己的事。

  信寄出去之后,高凉就开始筹备新店开张的事了,还有几天就开张了,店里的布置都已经差不多了,招牌做好了,玻璃柜做好了,小吃桌子也买好了,炉灶之类的也准备好了,一切就等着开张。

  高凉看着齐备的小店,心说自己到时候一个人应该能忙得过来吧,不过这之前她得去买一批活鸡鸭回来,到时候好卖卤鸡鸭,最好是下乡去买。说到下乡,她又想起了吴春梅,不知道春梅打算好了没有,到底是复读呢,还是要跟自己一起做生意呢。要不干脆就去春梅家看看吧,顺便看他们那儿有没有鸡鸭可买。

  第二十四章 啤酒鸭

  趁着弟弟妹妹还没有开学, 高凉带着高盼一起去了乡下。吴春梅家高凉去过一次,还是高三寒假去的, 从现在的时间推算, 其实不过半年多,但是从高凉的记忆里推算, 那就已经过了二十多年, 实在是记忆模糊了。好在她家的村子很好找,村口就在一座桥旁边, 过了桥下车就是了。

  八月底的乡下全是绿油油的一片,这个年头还没盛行一季稻, 人们收了早稻之后就抢插晚稻, 此时正是晚稻的生长旺季, 大片的绿色映入眼帘,感觉眼睛都是清凉的。高凉出发得早,到村口的时候太阳都还没出来, 晨露挂在草尖上尚未收,一走裤腿都是湿的, 非常清凉。

  高凉不记得吴春梅家在什么位置了,她打算进村之后再打听一下。刚走了一段,便看见前面来了一大群鸭子, 鸭子一摇一摆地你追我赶,还不住“嘎嘎”欢叫,看起来十分欢快。赶鸭子的是两个半大的男孩,高盼眼尖, 说:“姐,他们长得好像,好像是一对双胞胎。”

  高凉一听双胞胎,立即就联想到了吴春梅的弟弟,因为她就有一对双胞胎弟弟。高凉赶紧往前走了几步,想去打招呼,却吓住了鸭群,鸭子见有人来,停住不敢动了,对面的孩子叫了起来:“站着别动,让我们过去。”

  高凉一窘,只好站住了,尽量靠路边,安静地等待鸭群过去。鸭群紧张地从她们身前跑过了,高凉看着拿着长竹竿的双胞胎兄弟,确实是吴春梅的双胞胎弟弟大宝和小宝,那对双胞胎跟高珊差不多大年纪,但是没有认出高凉来。高凉出声:“大宝,你大姐在家吗?”

  拿着竹竿的大宝停下来,扭头看着高凉,可能是觉得有些面熟,但又认不出来,大宝有些羞涩地伸手抓了抓脑袋:“在家,她去打鱼草了。”

  小宝性格活泼些:“我记得了,你是我大姐的同学是不是,过年的时候来过我家。”

  高凉点头:“对。我不记得你家怎么走了,你们谁能带我去吗?”

  小宝将长竹竿往路边的水田里一插:“大宝,你赶鸭子去河里吧,我带这两个姐姐回家。”

  大宝点头:“哦,好。”

  高凉笑着跟小宝道谢:“谢谢小宝。”

  小宝一点都不生分,一路上叽叽喳喳地说个没完,高凉从他嘴里得知春梅不会复读了,准备去找事做。小宝说:“我知道大姐还想读书,她晚上还偷偷做题,可是家里没有钱。”

  高凉问:“你家养了那么多鸭子,是生蛋的还是卖鸭子的呢?”

  小宝摇头:“还没生蛋,今年春天才养的。”

  高凉抵达吴春梅家的时候,她还没回来,只有吴春梅的妹妹玉梅在家做早饭。小宝一溜烟跑去找大姐了,过了快二十分钟,吴春梅才回家来,身上沾满了草屑,头发、裤腿和衣袖都是湿的,被露水打湿的,见到高凉很高兴:“高凉你来了?快坐啊。”

  高凉看着自己的好友,这个暑假显然过得很不称心,眼见着黑瘦了一圈。高凉笑着说:“我等你来找我,结果这马上要开学了你都没来。”

  吴春梅低下头,不知道说什么好:“你吃早饭了吗?在我家吃早饭吧。”说着就要去忙。

  高凉摆手:“不用忙,我们在街上吃了早餐过来的。”

  吴春梅停下手里的动作,说:“高凉,我真的不能复读了。”

  “不能复读,那就来帮我开店吧。不信你问我妹妹,我的店9月1号正式开张。我一个人忙不过来,你来帮我吧。”高凉笑眯眯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