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节(1 / 2)





  “尝过的人肯定都会买。”吴春梅现在对高凉的手艺是相当地有信心。

  吃过晚饭,高凉交代弟弟妹妹在家学习,早点睡觉,她便和吴春梅带着收拾好的食材去店里,正好赶上最后一趟末班车。

  市场里静悄悄的,只有她这一家还亮着灯,好在外面就是大街,虽然这年头的夜生活不甚丰富,但夜晚的街上还是有路灯和一些店子的。高凉将肉放进锅里煮,她准备了两种口味的卤水,一种是咸味的,一种是咸辣味的。高凉说:“等将来我有固定的客源了,我还要做好几锅卤水,辣的都要分好几种:微辣、中辣和变态辣。”

  吴春梅听见她说变态辣,便忍不住咯咯笑起来:“变态辣是有多辣?”

  “反正辣得眼泪鼻涕一把抓,让人哭爹喊娘,哭了还想吃。”高凉哈哈笑。

  肉类在锅里炖上的时候,她们就闲下来了,今晚她们有了经验,都很默契地带了书来看。高凉说:“其实晚上也没什么事,就是要等肉炖好而已,要不以后晚上你别来了,在家看书吧。”

  吴春梅连忙摇头:“那不行,你一个人在这里坐大半个晚上,太危险了。而且这么大一锅卤水,你一个人也搬不上去啊。”

  高凉一想也是,八九十年代经济开始复苏,随着苏醒过来的还有人的私欲,犯罪事件频发,所以才有了好几次的严打,她还真不敢大意,她笑了笑:“也是,真是多亏有你。”

  吴春梅笑着说:“其实这样挺好的,可以学习一下,反正平时我也不会这么早就睡觉。”

  高凉看着好友说:“春梅,到时候还是去复读吧。再考一次。”

  吴春梅抿了一下唇:“我明年可能会报考,但是今年不会复读了。”要复读,起码也得家里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所以她把希望都寄托在高凉的店子上呢,希望店子生意红红火火的,能带动她家的状况也好起来。

  高凉点点头:“好,你尽量多花点时间复习吧,平时的事你就少做一点,我来做。”

  吴春梅摇头:“不用,其实这样我已经很满足了,这比我在家学习的时间更充足。”而且压力也小很多,至少不会有父母那四道沉重的视线压着她。况且她如果去了别的地方打工,绝对没有高凉这里这么好待遇,哪个老板会让自己手下的打工仔多花点时间学习呢?所以想到这里,吴春梅对高凉真是有着说不出来的感激,她根本就无所谓工资的问题,高凉能够收留她就已经很好了。

  到了十点多,卤菜都做好了,高凉和吴春梅将锅从炉子上抬下来,放在地上焖着,这样第二天早上取出来就可以卖了。明天过来做凉拌菜就好,晚上睡眠时间也能长一点。

  第二天早点四点多,高凉到了店里,先将凉拌菜做上,等看见商贩来得差不多了,便去买食材,顺便从那个卖鸡鸭肉的老板那儿买来了一斤鸭掌、鸭脖、鸭头和鸡爪,还将鸭杂也买了回来。

  这时候还没有客人,吴春梅看着高凉买回来的鸭杂和边角料:“你买这些干什么?”

  高凉说:“卤了卖啊。”

  “昨天好像也不是很好卖啊,你还特意去买这个来卖,真不怕卖不掉啊?”吴春梅有些担心。

  高凉笑着说:“没关系,我买的也不多,饮食习惯都是养成的,说不定以后大家慢慢就都喜欢上了呢。”她自己最初看见卖鸭脖鸭掌的也十分不能理解,不过后来不也是爱上了吗,饮食习惯是可以养成的,她现在做的量也不算太多,她相信只要不遗余力地去推销,应该不成问题。

  第二十八章 努力尝试

  天亮了, 今天的生意又开始了。有了昨天的基础,今天的客人终于不再是看一眼就走了, 一个客人停下来:“昨天买了猪头肉, 味道还不错,今天试试别的, 这鸭子味道怎么样?”

  高凉笑着说:“您尝尝。”

  客人夹起其中一片薄薄的鸭肉, 放进嘴里,咂摸了一会儿, 一股辛辣在口腔里久久地盘旋着,这种口感颇为新奇, 比平时自己用辣椒炒菜吃感觉更为爽口、过瘾:“这是辣的啊?”

  高凉说:“对, 这一只鸭子是辣的, 还有不辣的,您都可以尝尝,看您需要买哪种口味的。”

  客人又尝了点不辣的, 说:“给我来半只辣鸭吧,我觉得辣味的还不错。”

  “需要给您切成块吗?”高凉举着菜刀, 将整只鸭子从中间剁开。

  客人说:“切吧,免得我回去再切。这个是搭头吗?”

  吴春梅见她将手指向装鸭杂和鸭脖的盘子,说:“这个不是, 也是一起卖的。一样的价格,都是辣味的,很过瘾的,可以当零食吃, 也可以下饭。”她比起昨天来要放得开多了,再也不像之前那么羞涩。

  客人看着摇了摇头。高凉说:“您买了半只鸭,我可以给您送点鸭肠尝尝,您要是觉得好吃,下次可以单独来买这个。其实鸭杂和鸭脖子比鸭肉更入味,吃得更过瘾。”

  “不一样的做法吗?”客人问。

  高凉笑着说:“一样的,但是因为小,在卤水里煮更容易入味。不信您尝尝。”她夹了一点鸭肠递给对方,对方抓过去放进嘴里,脸上果然露出意外又满足的表情:“你多送点给我嘛。”

  高凉笑着摇头:“只能送一点给您尝尝,太多了我们会亏本。”她将鸭子装起来,放了一点鸭肠进去。

  客人说:“送点调料啊。昨天给了。”

  高凉说:“这个辣味的,其实不需要调料了。不过您要是需要的话,我给您装点。”

  送走了客人,吴春梅压低声音和高凉说:“高凉,你这都是花钱买的,都送人了,不怕亏本吗?”

  “刚开始少赚一点没关系,主要是打开市场。”

  吴春梅只好不说什么了,毕竟她不是老板。

  今天的生意跟昨天的差不多,人们还是对鸭边角料的兴趣不大,大部分都是人家买卤肉的时候送出去了,倒是鸭杂还好卖一点,因为鸭肠、鸭肝和鸭胗都是肉。

  高凉心里也有点怀疑自己决定卖鸭掌这些是不是太着急了点,目前来说,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没达到那个高度,还不太懂得吃的乐趣。但是高凉又有点不想放弃这个机会,毕竟现在已经是1988年了,不是1978年,温饱已经解决了,人们开始追求精神和物质上的享受了,从满大街不绝于耳的流行歌曲和热闹非凡的迪斯科舞厅就能看出来了。

  高凉想了又想,还是坚持一下吧,毕竟她不可能一直卖凉拌菜,等天气一冷,凉拌菜绝对是无人问津的,毕竟大冬天的谁都想吃口热乎乎的饭菜,而不是看着就透心凉的凉拌菜。而卤味是任何季节都能卖的,冷热皆宜。

  高凉留了心,将买回来的边角料称好重量,等做好后重新称一下,发现居然缩水了二两多,这可是个大问题,按照她原来定的三块一斤的价格,那是要亏本的。怎么办呢?

  当时她们就在店里,吴春梅一看这情况,比高凉还着急:“我就说了不行吧,这都要亏本啦,以后还是不要做这个了吧?要是比肉价格还贵,那就更没人买了。”

  高凉咬着下唇,皱着眉头想了许久,对吴春梅说:“春梅,你带纸和笔了没有?”

  吴春梅点头:“带了。”她带了本子过来做题。

  “借我用一下。”高凉拿过纸和笔,在上面开始写价格,凉菜的、卤肉的、鸭杂的、鸭掌的等等。

  吴春梅凑过去看:“鸡爪和鸭掌按个卖?两毛一个?鸭脖子一块二一根?”

  高凉点头:“对啊。以后就按个卖。我算了一下,一斤鸭掌大概是15-20个左右,我卖两毛一个,要是个儿大,我至少不会亏,要是个儿小,那我就能多赚一点了。”因为鸭掌、鸡爪之类的不管怎么缩水,数量是不会少的。如果按个卖,那么多少还能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