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7章(1 / 2)





  殿下带着四郎像一片羽毛般落在这户人家黑色的屋脊上,注视着院子里的动静。

  四郎看到这只鬼怪以小火球的形态进入了大院后,就变回了人形,然后人形黑影抽动着鼻子,似乎在空气中嗅着什么味道。只见它在院子里沿着墙根闻了一圈,便再次变作一个火球,飞入了一扇紧闭的窗户里。

  殿下带着四郎飞到那间屋子上,揭开瓦片朝下看,就发现这个鬼怪伏在这户人家装油的坛子边,贪婪的舔舐着油坛子里的油。舔完之后,它拍拍肚子,似乎没有吃饱,又在厨房里翻箱倒柜的找油吃。最后连灯罩中残留的灯油都没有放过,统统舔舐干净后,才心满意足的恢复成火球的形态,飞出了窗外。

  “这是什么怪物?”四郎惊讶的问道。

  殿下没有答话,反而带着四郎飞到了半空中。

  站得高看得远,四郎很轻易的就发现这个妖怪化作的火球不停出入各种人家,它也不害人性命,也不引发灾难,就是到处偷油吃而已。但凡它到了一户人家里,不吃干净这户人家的油就不会罢休。

  看一阵子,四郎有些不耐烦了,就想叫殿下回去,别再理睬这个偷油的小妖怪。

  话才刚到嘴边,四郎就看到那个不停偷油的妖怪变作火球飘到一户人家前,然后变回了人形,对着紧闭的大门啪嗒啪嗒掉眼泪。

  那那栋房子四郎也认得,正是卖油昌家里的油作坊。然而,现在的油料作坊却与他上次看到的大不相同:不仅从屋顶冒出屡屡黑气,门外还徘徊着许多亡灵。

  黑色的人形对着这间油料作坊哭了一阵,就忽然变成一个火球扑了进去,不一会,作坊里便冒出了滚滚黑烟,火势越来越大,终于吞没了整个作坊。然而,这火虽然起得猛烈又突然,却并没有波及到旁边的房屋。

  大火里,四郎隐隐约约听到屋里有人发出惊呼声,一个男人尖着嗓子说:“哥哥,你是自己得病死的,为何却来纠缠我?”

  男人的话音刚落,屋里的火势似乎猛然间小了一点。于是一个火人趁机从屋子里跑了出来,满地打滚,正是早前来有味斋门口贩卖“一滴香”的商人。

  眼看着这个自称是卖油昌弟弟的人在地上滚来滚去,身上的火渐渐熄灭下去。就在这时,一根烧红了的梁柱忽然像他砸了过来。瞬间将其砸得哀嚎一声,手脚挣动几下之后,便再没有了动静。

  梁柱虽然落下的很突然,可是一切也都是有迹可循的。有阴阳眼的四郎就很清楚地看到:那些徘徊在门外的亡灵一直对着商人龇牙咧嘴。在发现商人身上的火焰渐渐熄灭之后,它们便一起扑进大火中,搬出一根巨大的梁柱朝着这个商人掷了过来。

  商人死了以后,油料作坊又烧了一阵子,才轰然坍塌。从黑色的废墟里飞出来一个红色的火球,它在这具尸体之上慢悠悠转了两圈,便朝着远处头也不回地飞走了。

  四郎似乎明白了什么:“这个火球就是卖油昌?”

  殿下点点头,低声解释道:“卖油昌其实已经得病死了。他的弟弟从北边九死一生的逃回来,并且学会了炼制人脑油的方法。等他哥哥一死,他便接手这家作坊,然后就开始在江城里寻找死尸取脑炼油。也不知道这个黑心商人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作不知,死人的人脑不仅恶心,还有可能传播一种瘟疫。他死于这些被他分尸的亡灵手中,也是罪有应得了。

  卖油昌十分喜爱自己的工作,做生意也很厚道。他死了之后,看到弟弟不仅糟蹋了自己毕生的心血,居然还昧着良心做下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于是卖油郎偷偷跟在弟弟身后,看他去哪一家卖油,卖油昌就偷偷去人家里,把那家人的油都偷吃干净,以免这些人吃到人脑油,感染了瘟疫。

  这种死人脑子练出来的油吃多了,卖油昌这个普通亡灵就渐渐转化为厉鬼,并且获取了控火的力量。当然,他控火力量的大小跟他吃进去的油有关系。油吃得多,控火的能力就越强。”

  听到这里,四郎已经完全理清了这件事的脉络:“所以,卖油郎变成的鬼怪这几日到处偷油吃,甚至偷到了有味斋,就是为了积攒力量把这间害人的作坊烧掉?”

  殿下点点头。带着四郎飞回了客来客往的有味斋。

  回到有味斋,四郎就听一些夜晚来有味斋喝酒吃茶的客人们在高谈阔论,语焉不详的说着豫州的惨事又要重演。

  四郎尖着耳朵听了一阵,才明白过来他们的意思:

  豫州前年遭遇了大饥荒,偏生还不知为何闹起了人瘟。

  这人瘟最起先是从书院里闹出来的,发病的书生初期会觉得手脚疼痛,头痛,走路也走不稳。后来连手脚都开始颤抖,压根不能走路。之后肌肉慢慢萎缩了,智力随之衰退。到最后,得了人瘟的患者会丧失所有记忆,根本不能说话,也不能活动,大小便失禁,连饭都吃不进去,直至死亡,死的时候伴随着大笑。

  到饿殍遍野的时候,人吃人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可是这得了人瘟的和饿死的都混杂在一起。那些饿疯了的人便围上去割人肉回家。或者还有些聪明人想出些稀奇古怪的主意,竟然炼死人脑为油,这样的人脑油比一般的菜籽油、花生油都香,于是人瘟就籍着这些人脑油传播开来,直到酿成大祸。

  有味斋夜间的客人对凡人们的种种奇思妙想简直佩服到五体投地,说起人脑油,有些客人多灌了几杯黄汤,便耐不住化出原型,口水滴答着,摔盘子摔碗抗议有味斋不提供这种美食,然后纷纷被槐大和山猪精提着衣领扔了出去。

  ☆、107·小面人1

  时序转眼过了大暑,进入了农历七月。七月流火,按说大火星西行,天气应该转凉才对。可是如今世道乱了,似乎连时序也跟着乱了起来。

  今年的七月,反而比二伏里还要热一些。叫人恨不得日日泡在凉水里消暑,可惜江城又旱的严重,没得水。所以,四郎这几日几乎早晚都能听到城中敲锣打鼓的声音,那是江城人在用各种匪夷所思的方式祈雨。

  有味斋里只坐着几个士绅在高谈阔论,他们刚刚举行祈雨仪式归来。据说是烧了很长一篇文辞华美的祝祷给雨师风伯。不过依四郎看来,估计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因为雨师风伯未必有那个耐性去看一篇满是废话的祷文。

  士绅们尽管没有饿死的危险,但对城中的大旱也是不满已久了——因为大旱,今年田庄送来的供奉少了许多,还有许多佃农赖了租子。

  四郎听到他们在大声哀叹人心不古,并且痛心疾首于江城这样富饶的礼仪之邦居然也会有野蛮吃人的行为发生,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城中得人瘟的都是些穷鬼,而穷鬼们之所以得人瘟,全都是自作孽。

  大概是为了表明自己出身礼仪之邦的身份,这些读过圣贤书的士绅们说话时总爱夹杂些生僻的古文,四郎往往十句里面只听得懂三句。

  于是四郎在店里呆得很有些憋闷无趣了,就走出大堂,绕道去有味斋临河的堤岸边。

  放眼望去,原本绿草成荫的河堤上只剩些枯黄的野草,连河边长了很多年的大柳树都因为缺水而开始枯萎。洄水的水位退的很厉害,即使一只小渔船也很难再浮起来了。

  晒干的螺壳裸/露在龟裂的泥土缝隙中,打鱼的小船躺在干涸的淤泥里,几个没有来得及搬走的渔民拿着把镰刀在龟裂的河床上忙碌着——持续近一年的干旱,让洄水最繁华的河段也进入了严重的枯水期。

  四郎手里抓着一把冰镇荔枝,找了块干净阴凉的青石板,掸去灰尘,坐下来开始吃荔枝。他这个地方选得好,头上有颗歪脖子柳树,偶尔有片半黄半绿的树叶慢悠悠飘落下来,落到四郎的头发和肩膀上。

  四郎专注的吃着荔枝,拂都懒得去拂。天地间无花无水,只有一颗枯黄的歪脖子柳树,和树下吃荔枝的小狐狸。

  二哥刚从外面风尘仆仆的回来,终于在后门找到了四郎,他也不去打扰自己的小狐狸,只悄悄纵身一跃,在柳树上找了一个牢固的树杈,然后就坐下来摸出一个陶埙放到嘴边。

  苍凉的埙声在江城惨白的日光下飘荡,四郎抬头看了看,见是二哥在树上搞即兴音乐创作,便很安心的继续靠回去吃他的荔枝了。

  如今江城里根本买不到什么新鲜水果,这些荔枝还是华阳拿回来酿酒之后剩下来的。听说是华阳专门命小妖从南粤一带运过来的,与一般的荔枝不太一样:皮是紫红色的,果实成椭圆形,味道甘甜里带着桂花的香气,所以又叫桂枝。因为刚刚冰镇过,只要放进嘴里轻轻一咬,就有甘甜冰凉的汁液充斥在唇齿之间,四郎特别喜欢吃。

  饕餮很有些做昏君的潜力,最近有味斋打算整体搬去西北边的太和山脉里。

  看到四郎爱吃荔枝,树上的二哥默默做了决定,明日一定要叮嘱槐大,给山居小院里移植一片荔枝林去,到时候让自己的小狐狸扒在树上吃够个,若是能在圆上那么一圈,就最好不过啦。

  四郎对二哥的养肥计划一无所知,有味斋的荔枝已经只剩下他手里这些了,所以四郎吃得特别慢,特别珍惜,想要让每一颗荔枝的芬芳尽量久的存留在舌尖。

  虽然世道不好,大家都不开心,可是四郎还是会给自己找到一些小小的,微不足道的乐趣。然后一个人默默的开心很久。

  四郎正坐在阴凉的青石板上,一边听二哥演奏小曲儿,一边开开心心的吃着荔枝,忽然发现河底的淤泥似乎在微微起伏,就好像是地下有什么东西在缓缓爬动一样。本来东张西望的四郎立马瞪大了眼睛,攥着手里剩下的荔枝仔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