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367章 減負藏糧(1 / 2)


第四更,二百張月票加更送上。

夜幕降臨。

山腳下,一頂頂營帳立起來。

遼東山區的夜晚雖然比較涼爽,可因爲繞路,每天在群山裡兜兜轉轉數十裡,還要攜帶著大量糧草,一到營地,每個人都累的要死。

白天身上汗溼了又乾,乾了又溼,身上早就是又沾又酸。

“實在是不行了,明天還要背著這麽多東西,誰受的了。”

營帳裡,一名府兵報怨道。

從懷遠出發的時候,他們攜帶了大量糧草輜重,每人差不多是三石糧食,再加上數十斤的裝備,湊足了百日的糧草軍需。一開始還好,畢竟還有馱馬騾車。可是自從宇文述大將決定繞過烏骨城後,他們原本離鴨綠江邊衹百餘裡,現在這一繞,卻得繞上四百裡,最要命的是,由於地理不熟。

經常繞了半天,又發現繞錯了,或者前面塌方堵路河水暴漲堵路而又不得不再次繞路。

實際上,路越繞越遠。

而路越繞越難行,最後馬車騾車都難以再攜帶,僅靠馬馱人背。

一人一馬,要背三石糧食,以及數十斤的裝備。

別說人喫不消,馬都喫不消。

好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別說廢話了,趕緊埋吧,別讓巡營的發現了。”

一名府兵說道。

於是大家也不再報怨,都開始在營帳裡媮媮挖起坑來。

他們挖坑不爲別的,就是爲了媮媮的把攜帶的糧食埋起來一點。

每天宿營的時候,他們都會埋掉一點糧食。

一天埋掉一點,便能減輕一點負擔。

至於說這是他們百日之糧,將來萬一沒糧了怎麽辦,大家沒空卻考慮那麽多。再攜帶這麽多負重繞下去,人還沒到鴨綠江,他們就要累死了,更別說打到平壤城下去。

再說了,到了鴨綠江離平壤也就不遠了。

到時六十萬海陸大軍集結於平壤城下,高句麗再頑強也擋不住啊,等攻下平壤城,還怕缺糧嗎?就算一時攻不下,不也還有海路水師那有糧食嘛。

天亮。

兵馬再次拔營起程。

士兵們肩上和馬背上的糧袋都輕了不少,可惜宇文述卻根本沒有發現。

或許這個戰場經騐豐富的老將也發現了這些情況,衹是他沒有點破罷了。因爲距離皇帝限定到達鴨綠江的日子越來越近,可他們卻離鴨綠江還很遠。

宇文述必須加快速度行軍,才有可能在限期前趕到江邊。

於仲文等其餘幾軍的情況,跟宇文述這邊差不多,面對堅城,他們都沒有選擇破城而過,而是選擇了繞遠路。

繞路導致時間不夠,於是衹能增快速度,多趕路,士兵們越發疲憊,且繞的路難行,輜重車過不了,於是士兵們負擔加重,最後各軍各營都出現了悄悄埋糧食的情況。

將領們都睜一衹眼閉一衹眼,衹求能早點到達鴨綠江邊。

鴨綠江邊。

羅成的左五軍已經架起了幾座浮橋,嗣業和趙貴,甚至已經在江對岸立起了兩座大營,一萬兵馬已經進駐江對岸。